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12月2日起浙江省內多地水泥市場成交價格再次暗降20-30元/噸。
11月以來,浙江水泥實際成交價格已普遍暗降兩輪,累計幅度60-80元/噸左右。另外,11月以來粵北及珠三角地區累計下調100-140元/噸,外來水泥局部片區實際成交累計跌幅近200元/噸。作為長三角及珠三角兩大重要水泥市場的核心區域,廣東、浙江水泥價格走低也是全國水泥行情整體下行的一個縮影。中國水泥網大數據顯示,進入10月中下旬以后,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從213.81高位一路回落至當前的200左右,且不少地區價格下行壓力依舊較大。
告別高周轉、高杠桿 房地產行業正在“降溫”較長時間以來,高周轉率一直是房地產行業得以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基于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加上過去預售款監管存在不足,開發商借用期房銷售,拿著預售款,新拿地、新開工,新項目符合條件之后,再做預售,再拿新地、新開工,如此循環往復下去,實際拿著居民預收款加杠桿,一個項目預收款可以應對多個項目新開工,從而擴大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和自身規模。紅塔證券文章指出,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產投資之所以能夠維持韌性很大程度上與房企采用高周轉率、高杠桿的經營模式有關,而這種模式對于資金鏈特別是銷售回款的依賴是很高的。不過,如今在房住不炒背景下,金融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受限,二手房交易遇冷,房地產企業融資難度加大,房子的投資屬性正在降低,高周轉率、高杠桿發展模式迎來極大挑戰。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2021年1-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2.46%,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上漲3.36%。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4%,為2015年5月以來的第二次下跌(第一次下跌出現在新冠疫情初期的2020年2月),環比下跌城市數量增加至53個;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8%,跌幅較10月有所擴大,環比下跌城市數量增加至68個。在關鍵的土拍和新開工面積方面。2021年1-11月,全國300城住宅用地推出面積同比下降11.3%,成交面積同比下降28.3%。其中一線城市推出面積同比增長53.0%,成交面積小幅增長;二線、三四線城市供求規模同比均下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認為,去年8月落地發力的房地產“三線四檔”管理和年初實施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房地產行業資金的需求和供給兩端同時收緊,改變了房地產行業過去二十幾年所形成的“高杠桿、高周轉”發展模式。預計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較低,預計未來金融政策將堅持“鞏固成效、方向不變”,保持個人購房首付和利率穩健以抑制個人投機炒房,堅持“三線四檔”原則管控企業負債,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引導資金支持實體發展。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則表示,2022年房地產市場步入下行周期,根據“中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動態模型”測算,2022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面積回落,銷售均價平穩運行,新開工面積繼續下降,投資低速增長”的特點。基建或將成為水泥市場“托底”關鍵房地產是拉動是水泥市場需求的關鍵因素,在國內部分地區,房地產水泥需求占比甚至占到全部需求的50%以上。對房地產市場嚴重依賴,也導致了水泥市場態勢極易受到房地產行業影響。以河南為例,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兩個市場旺季,國內多數地區水泥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河南市場卻疲態盡顯,甚至在上半年一度出現價格大跌情況,當地房地產市場態勢下滑是關鍵因素之一。如今,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指引下,房地產正在回歸本質的居住屬性。穩中求進,逐步擺脫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平穩轉型將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房地產投資熱度正在褪去,進而導致水泥需求逐步下滑。分析人士指出,整體來看2022年房地產投資大概率下滑,基建及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將可能在穩定經濟增長,進而支撐水泥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保障性住房方面,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發布,此后多地紛紛出臺具體政策細則。比如上海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間)以上,達到同期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40%。浙江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全省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20萬套(間)。截至11月26日,已有廣東、湖北、浙江、山東、海南、吉林等6個省份和上海、成都、武漢等19個城市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或征求意見稿。專家表示,“十四五”時期,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將成為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基建方面,我國國土面積廣闊,經濟發展區域差異較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成長空間。近年來,長江中游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發展計劃相繼提出和落實,未來將持續為基建投資提供有力支撐。另外,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全國主要城市立體暢達、縣級節點有效覆蓋,有力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交通基礎設施質量、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不含國際陸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郵路里程)。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公路46萬公里左右,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個,內河主要港口36個,民用運輸機場400個左右,郵政快遞樞紐80個左右。總體來看,房地產行業形勢下滑或成為水泥市場需求步入下行周期的助推器,但基建、保障房建設等將在穩定水泥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而支撐水泥行業平穩發展。
轉自:網易號,來源:我的參考